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历史上的大同

历史上的大同

关键词:大同 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大同网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gyl0352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9375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历史沿革     
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,素有“三代京华,两朝重镇”之称。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,是兵家必争之地:“三面临边,最号要害。东连上谷,南达并恒,西界黄河,北控沙漠。实京师之藩屏,中原之保障”。曾发生上千次大小战事。大同境东的马铺山是汉代刘邦与匈奴奋战七昼夜的战场;金沙滩(今属朔州界)是杨家将血浴沙场的故址。   
    大同是民族融合的大平台,在促进中华民族大融合上功绩卓著;是都城建设的里程碑,北魏平城的城市建设独具特色;是改革创新的大舞台,北魏平城时代的重大政治、文化改革,影响深远,荫及盛唐;是佛教中国化的先行者,佛教的政治化、本土化是从平城时代开始的;是古都艺术的新模式,无论是北魏时代的云冈石窟,还是辽金时代的华严寺、善化寺等,均堪称旷世精品,开创了大同模式;大同还是军事防御的大前沿。大同是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显著的古都、艺都、佛都、军都、融合之都、改革之都。
  
    石器时代 在大同地区发现和发掘,位于阳高县古城镇许家窑村南发现人类化石。据专家考证,许家窑人是北京人的后裔,约在10万年前西徙时,遇大同湖阻隔,在此定居。与此同时,在大同城西青磁窑、小站、左云贾家窑、广灵洗马庄等地先后发现多处旧石器遣址。远在10万年前,我们祖先已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繁衍生息。   
    夏商 夏商之际即有居民在此定居。最早见于《尚书·禹贡》。   
    周朝 春秋为北狄所居。据《战国策·释地》载:“今山西岢岚州以北,故楼烦胡地也;大同、朔州以北,故林胡地。战国初为代国,后并入赵地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载:“(武灵王)二十六年(公元前300年)复攻中山,攘地北至燕代,西至云中、九原。据《史记·匈奴传》赵武灵王"胡服骑射"北破林胡、楼烦。筑长城,自代并阴山下,至高阙为塞。而置云中、雁门、代郡"。赵名将李牧"常居代、雁门,备匈奴"。当时大同已成为赵国的“边陲要地”。大同其地由赵武灵王开辟即公元前300年为大同设置行政管理之始。至今建城史已有2300多年。
  
    秦朝 大同分属雁门郡、代郡。秦始皇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,并征集民众修筑长城,在大同设立平城、代、善无、延陵、平舒、武周塞、新城、班氏、马邑等城,在大同城西十里河谷“筑城武周塞内,以备胡”《水经注》。公元前209年,匈奴乘秦末农民起义之虚占领了大同。
  
    汉朝 西汉置平城县(因其地为战略要地,兵家必争,为祈福思安,渴求和平而得名),为代国都城,代国是汉帝国最北方的诸侯国。其地方北到大漠,南到燕. 设东部都尉治,治所在大同城东2.5公里处设东部都尉治,汉高祖刘邦及名将李广、卫青、霍去病等均在平城一带与匈奴作战。“白登之围”发生于此。王莽(新)时,平城改为平顺县,属并州填狄郡。 东汉仍称平城县,属雁门郡。灵帝末年匈奴侵边,自定襄以西,云中、雁门、西河遂空平城毁于兵火。
   
    三国 大同为乌桓、鲜卑等部族占据,建有通光寺,为大同最早的佛寺。   
    两晋(大代) 大同北部为鲜卑族领地,南部为雁门郡地,永嘉四年(310年)晋并州牧刘琨,以拓跋猗卢有救援之功,上书晋怀帝,请封鲜卑拓跋猗卢为代公,后进封代王。修秦汉故平城为代国南都,平城复还故治。此为大同建都之始,后历经北魏代京,辽,金,元西京,大同共426年建都史。  
 
    北魏 公元398年,道武帝拓跋(王圭)迁都平城,从此,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对峙时期。这时,平城以京都兼司州、代尹治故京都平城又称代京。北魏平城“京邑帝里,佛法丰盛,神图妙塔,桀峙相望”,京都内有寺庙百所,僧尼两千。有为太祖以下五帝铸像的五级大寺;有“镇固巧密,为京华壮观”的天宫寺,驰名中外的云冈石窟正是当时高僧昙曜主持开凿的,“凿寺开山,因岩结构,真容巨壮,世法所稀,山堂水殿,烟寺相望,林渊锦镜,缀目新眺”。现有主要洞窟45个,大小窟龛252个,大小造像51000尊。最大高17米,最小的仅0.02米,成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。还建有造型惊险、结构奇巧的“天下巨观”悬空寺。还有建明寺、报德寺、皇舅寺等。道教建有:天师道场大道坛和静轮宫。延和元年(432)改平城为万年尹,太和七年(483)又复名平城。皇兴三年(469)在城西高平齐郡,旋废。 北魏在平城建都长达97年,历经六帝七世,平城一直是北方中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北魏末分裂为东魏、西魏,东魏被北齐所代,西魏被北周所代。   

    北齐 天保元年(550)东魏被北齐所代,大同为北恒州、北朔州地,属县未有大的变化。天保七年(556)改北恒州为恒安镇又名东州城,隶属恒州太平县,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。翌年废镇,仍为北恒州。   北周 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代替。建德六年(577)灭齐后,州县并废,复置恒安镇,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。改太平县为云中县(此大同称云中之始。由汉末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的云中城,汉末侨徙至原平东南,北周时徙置于此)。灵丘属蔚州,为灵丘郡治。   

    隋朝 公元589年,隋文帝统一中国,结束了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。由于文帝父亲名忠,所以避讳“中”字,改云中县为云内县,大同仍称恒安镇,属马邑郡
  
    唐朝 公元618年,唐朝建立。唐高祖李渊武德六年(公元623年)在此置北恒州。贞观十四年(公元640年)改名为定襄县,兼为云州治,至永淳初年被废。开元十八年(公元730年)称之为云中县和云州。 唐开元年间(713--741)在此创建开元寺(今善化寺)规模宏大,为唐朝国寺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)在北魏明堂遣址上(今柳航里)置孝文帝祠堂,有司以时祭享。天宝年间(742--755)在城西南建禅房寺。
  
    五代 其地为后唐所占,区划未有大的变动。后唐清泰三年(936)叛将河节度使石敬瑭,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,借契丹兵灭后唐,称帝,国号晋。以契丹有助援之功,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。至此大同先后被契丹、女真、蒙古统治者统治长达433年,使中原汉族统治从此失去北方屏藩。
  
     辽国 947年耶律德光建立大辽国。1044年辽兴宗升云州为西京,并设西京道大同府作为辽的陪都,从此称为大同。辽对大同非常重视,派重兵把守,“非亲王不得主之”,“大抵西京,多边防官”,大同为辽之边防要塞。辽西京大同城,是在北魏平城京城故址上建筑加固,“因建西京,敌楼棚橹具广袤二十里”,建四门:东曰迎春,南曰朝阳,西曰定西,北曰拱极。西京设留守司衙,衙南称西省。北门东部为大同府,西部为大同驿。城东北有规模宏大的国子监。西部建同文等宫殿。清宁八年(1062)建规模宏丽、造型精巧的巨刹大同华严寺,为辽“奉安诸帝石像、铜像”而建造。
   
     宋朝 宣和五年(1123)预置云中府路,治云中府,统云中及武、应、朔、蔚、奉圣、归化、儒,妫等8州与云州合称“山后九州”。为宋金联盟攻辽的预置版图。后金失约,除武、应、朔、蔚诸州于宣和五年(1123)一度归宋,旋为金人所取外,西京仅在雍熙三年(986)云州观察使杨业攻占云州3个月外,再未进入宋之版图。后杨业战死于大同金沙滩上。  
 
    金国 辽保大二年(1122)金宗翰攻占大同府,仍以大同为西京,改西京道为西京路兼为大同府治和西京路治。天会十五年(1137)诏建太祖庙于西京。金大定五年(1165)在西京营建宫室,有保安殿、御容殿及西京宫苑。并设阁门使,掌管礼仪祭奠。还设有西京宫苑使。辽金时陪都西京再度兴盛于北方,成为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交往的中转站,联系各民族的纽带,大同再度辉煌。1127年农历四月,南宋的钦、徽二帝被金俘虏后,曾被押往西京,后又转至中京。其间,南宋使节多人,被留西京,朱弁、洪皓等忠贯日月,持节不辱,至今留有碑刻墨宝。
  
    元朝 初大同仍为西京(陪都)。太祖七年(1212)置警巡院。至元世祖二年(1265)省云中县入大同。元划为省、路、府(州)县四级制,至元世祖二十五年(1288)改西京道大同府为大同路,隶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,管辖一领事八州。 元初,成吉思汗三次攻打大同,大同城池破坏严重。1277年,意大利旅行家马可·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,出使南洋诸国,路经大同。他在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中盛赞大同是“一座宏伟而又美丽的城市”,并说“这里的商业相当发达,各样的物品都能制造,尤其是武器和其它军需品更加出名”。元曾在西京立炉炼铁,州、县拔炼铁冶户760煽。多次从西京运米、羊、皮、帽靴,以支战用。大同又是皇帝行猎之地,辽、金、元有不少皇帝在此打猎。 
     元代在鼓楼东街建关帝庙(大庙),庙对面建有大同最早最精美的戏台。
    
     明朝 洪武二年(1369)左副将军常遇春攻取大同。洪武七年(1374)改大同路为大同府,隶属山西行中书省。九年(1376)改为承宣布政使司。明王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边境安全,把大同列为全国“九边重镇”之首,驻重兵,最多时有13.6万人,战马5万多匹,当时有“大同士马甲天下”之说。并派大将军徐达镇守于此。 为了防范北元残余势力的南下侵略,明王朝又在大同以北整修了长城,构筑了宏赐堡、镇川堡、得胜堡等二十多座屯兵堡和上百个烽火台。不仅如此,朱元璋还在洪武二十四年(公元1391年)改封他的第十三子豫王朱桂为代王,封藩于大同。此际,大同又开始了大兴土木,兴建和修整寺院庙观和楼阁府邸。当时大同有新旧寺院、尼庵、道观上百座。真可谓是寺庙林立,殿堂壁连,香烟缭绕,经诵不绝,这座古城俨然是佛国胜地。 同时,由于大同是蒙古通往晋冀鲁豫的咽喉要道,因而在嘉靖与隆庆年间,明王朝对蒙古各族采取怀柔和亲政策,在大同三设马市,数辟月市,久立小市,应允鞑靼“通贡”。使大同成为蒙古与中原、蒙古与西域地带的贸易集散地。洪武五年(1372)大将军徐达,“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”新大同城。明大同城“壮丽雄观”,郭固城坚,各种防御设施配套自成体系,为我国古代军事建设史上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。  
 
    清朝 清顺治二年(1645)五月,清王派恭顺候吴惟华攻大同,姜襄将驻同农民军将领张天琳等杀死,投降清军。顺治五年(1648)姜襄降而复叛。次年,多尔衮亲自督战围城达9个多月,城破后,清军对大同进行了最野蛮的“屠城”,除杀献姜襄人头的杨震威等23员及其家属外,其他所有官司吏兵民尽行杀戮,并将大同城墙拆去5尺。大同变成一座荒城,大同废,不立官,府移治阳和卫,名阳和府。大同县移治怀仁县西安堡。使这座历史上曾经一度繁华的城市几乎成为一座空城。 直到顺治九年(1652)府县才复还故址,从附近移民逐渐复兴。在以后的二百多年间里,大同又陆续重修与新建了楼阁寺观和街道。清世祖顺治十三年(1656)对大同城进行全面修治”顺治八年(1651)重修云冈石窟。清世祖顺治十七年(公元1660年)农历七月清政府下令,恢复北岳恒山在大同浑源 的祭祀,纠正了在河北曲阳恒山之假说。康熙二年(1663)建圆通寺;八年(1669)建马王庙;二十二年(1683)建武成王庙;康熙三十五年(1696)亲征厄鲁特噶尔丹,冬十二月回銮,九日幸石窟寺,题“庄严法相”匾。十日幸大同。嘉庆十年(1805)建灵感白衣寺、海藏寺;二十二年(1817)建清凉寺;道光年间建龙王庙、太平寺、天尊庙及火神庙等。明清大同寺院林立,庵堂相望,俨然是个佛国世界。“大同可为福地宝城”。  
 
    中华民国 元年(1912年)大同府废府留县,大同县属北路观察使。民国2年5月置雁门道,治大同,辖雁北13县、忻县地区13县,共26县。后晋北镇守使在大同驻扎。民国16年(1927年)废道后,大同为县,直属山西省。( 1937年9月13日,日军侵占大同。10月15日成立伪"晋北自治政府",统辖雁北13县。1939年改为伪"晋北政厅",隶属为伪"蒙疆联合自治政府"。1943年又改为伪"大同省公署"。隶属伪“蒙古自治邦政府”。)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于大同农村开辟抗日根据地,建立抗日民主政府,坚持抗日游击战争,以北同蒲铁路和京包铁路为界,建立了东西大同县。东大同县属晋察冀边区,西大同县属晋绥边区。 解放战争时期,大同为国民党政府所统治,成立卫戍司令部和城防司令部,建立雁北"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大同领导组",管辖雁北10县,分第十、十一两个专署。1947年军政分家改为"八、十、十一"三个专署,大同为“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”"雁北专员公署"、"雁北防卫司令部"驻在大同城内。

   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5月1日,大同和平解放,这座塞上古城从此获得了新生。析大同县,置大同市,隶属察哈尔省。全市划为5个区。1952年11月,察哈尔省撤销,大同划归山西省,为山西省省辖市,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。1982年2月1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,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十三个较大的市之一。1993年的7月,原雁北行署撤销,原雁北地区所属七县,划归大同市。

本段大同古城

北魏平城

   平城由宫城、京城(都城)和郭城组成。   
    宫城:从天兴元年迁都平城至太和十八年迁洛阳,97年中代有新建,规模宏大,先后建吕以工代殿、苑囿、观堂、楼池70多处,“欲广宫室,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,将模邺、洛、长安之制、运材数百万根”。其位置“截平城西为宫城,四角起楼。”即今大同城北关外,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大片土地。平城四面有如浑水所绕,399年筑鹿苑时,又“凿渠引武州水注之苑中,疏为三沟,分流宫城内外”。宫城中,以太极殿为中心,有西宫、东宫,经90多年的增扩改建,成为完整的宫殿群落。“月观霞阁,左社右廛……灵台山立,壁水池圆,双阙万仞,九衢四达,羽旄林森,堂殿胶葛……”   
    京城:天赐三年(406)“六月,发八部人,自五百里内缮修都城,魏始邑居之制度”。“规立外城,方二十里,分置市里,经涂洞达。”“启十二门”。“里宅栉比,人神猥凑。”其位置即今大同城及南关,呈长方形,东西长1.8公里,南北长3.2公里,周长10公里。京城内由里坊组成,“百堵齐矗,九衢相望,歌台舞榭,月殿云堂”。“犹分别士庶,不令杂居,伎作屠估,各有攸处。”   
    郭城:“泰常七年(422)秋九月,筑平城外郭,周回三十二里。”其郭城绕宫城南,悉筑为坊,坊开巷,大者容四五百家,小者六七十家。其郭城位于宫城南面。今北门外玄门东跨御河至古城村,沿途发现多处北魏夯墙。从古城村于东塘坡到齐家坡,至今北魏夯墙南北隆起,多有痕迹。郭城略呈方形,边长4公里,周长16公里。郭城内规划了里坊、寺院、市廛、园林等。   
    城郭外分为四郊,建有苑囿。东南(今轴承厂)有“基架博敞,为天下第一”的永安寺。再南(今柳航里)有明堂、辟雍,明堂上圆下方,四周十二户九堂。上设天文设施。周边有籍田、药圃等。西郊有郊天坛,坛东侧有郊天碑,碑上刻有《五经》及国记。坛西有西苑、洛阳殿、灵岩石室等。北郊有“皎若圆镜”的灵泉池、北苑、白杨泉、鹿野佛图。东效有白登台、宁光宫、东苑,苑内建太祖庙。


明大同城

 明大同城是在北魏都城、唐辽金元旧土城的基础上,从南截1.38公里,略呈方形,东西长1.8公里,南北长1.82公里,周长7.24公里,面积3.28平方公里。   
    城墙一律以规整有制的石条、石方为基础上用“三合土”夯成,外包青砖,砖分大、中、小三号,中号砖长40厘米,宽20厘米,厚10厘米,重18公斤,为现代砖的7倍。城墙高14米,垛墙上又砌长5米,高0.8米,厚0.5米的砖垛,垛间距0.5米,垛口为磐口和射击口,共580米对垛子,代表当时大同所辖村庄数。   
    城设四门,东曰和阳,南曰永泰,西曰清远,北曰武定。上各建重檐九级歇山顶、三层重楼一座,外有廊柱环绕,平面均为凸字形,面积约1420平方米。城墙四角各建角楼,西北角楼称“乾楼”,高大瑰丽,为“大同八景”之一。城墙四面还伫立着54座望楼,96座窝铺。城墙外轮廓凸凹排列有序,突出部分为城墙垛子,每边计12个,外加角墩计52个,墩距113米,墩作梯形结构,底边长32米,顶边长20米,顶面积400平方米。四角墩相距6.6米,上架踏板与城墙相通,以发挥侧射、策应和多角度瞭望的作用。   
    四门之外是瓮城,面呈方形,面积为17000平方米,瓮城旁设城门,拐旋出入。门洞进深约30米,门上建“箭楼”或称“匾楼”。东瓮城内建岳王庙、王狱庙;西瓮城有老爷庙、白衣庙;南瓮城有药王庙;北瓮城有眼光寺、关帝庙。   
    城外侧修有壕堑,深约5米,宽10米,俗称护城河。波光涟漪,环绕古城。各门设吊桥。城东、南、北各设小城(关城)。景泰年间筑北小城,周3公里,高12.6米,东西北各辟一门(长春、玄冬、大夏)。天顺年间筑东小城、南小城,各周长2.5公里,池深5米,多次增修加高,包砖加女墙。南小城开四门,东迎晖、南永和、西永丰、北文昌,门上各建阁,小东门上建“四仙阁”,小西门上建“三星阁”,北门上建“文昌阁”。阁内正殿、配殿、牌坊、旗杆及钟鼓楼应有尽有,雕梁画栋,小巧精致。东小城三门:东迎恩、南园、北园。迎恩门外有万寿厅。独西门外未建小城,故有“凤凰单展城”之称。   
    城内以四牌楼为中心,“四大街、八小巷、七十二个绵绵巷”,136条街衢规整通达,保持了北魏坊的格局。大街巷口多建二层小角楼。四大街路宽12米,两边人行道各6.56米,中段十字路口各建一楼,东有太平楼,西有钟楼,南有鼓楼,北有魁星楼。城中心建四牌楼。全城共建各种牌坊56座,乐楼戏台26座,较大的寺庙神祠70余座,还有朱衣阁、青龙阁、三官阁、赐福阁。县楼等楼阁10多座。大同府、帅府、都察院、户部分司、县治、山西行都司、卫所等公署都设在城内。明大同城“壮丽雄观”,郭固城坚,各种防御设施配套自成体系,为我国古代军事建设史上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其他本地历史信息
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